更多内容
旅游区介绍

黄小西下一站,请您来“赤”晚饭

”黄小西吃晚饭“正是当下贵州最热门的景点,由安顺黄果树瀑布、荔波小七孔、西江千户苗寨、赤水丹霞、兴义万峰林、铜仁梵净山六景区组合而成的”黄小西吃晚饭“,以其风光秀丽的山水、浓郁的民俗风情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。


近期随着CCTV -1综合频道《三餐四季》贵州篇的热播,由撒贝宁和孟盛楠组成的寻味团走进贵州,将贵州的风光、人文、美食再次推上热门。今天就跟着《三餐四季》走进贵州,走进“黄小西,吃晚饭”之“吃”,感受赤水丹霞的魅力。


image.png

▲赤水竹海国家森林公园

image.png

▲赤水丹霞旅游区大瀑布

image.png

▲红石野谷


赤水地处黔边,紧临四川,红军四渡赤水在这里出发;丹霞绿树在这里交相辉映;独特优良的生态环境,充满了自然之美,也浸润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。



生态之美


赤水市森林占地面积高达224万亩,全是森林覆盖率81.7%,空气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含量高达32000个,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。

开门便能见山,群山环绕的赤水,放眼一看,到处是景,丹霞、河水、瀑布、古镇、桫椤,赤水河奔流,流淌出赤水的轮廓,自然的造化,孕育了这一方山水富地

赤水河是中国唯一一条没有被污染的长江支流,水质优越,青山滴翠、河流奔腾造就了赤水大大小小的山间溪沟之上,落差3米以上的瀑布约4000余条,这里是名副其实的“千瀑之市”。



image.png

▲赤水河

image.png

▲赤水大瀑布

image.png

▲赤水丹霞






人文之美

依托于赤水河的盐运发展,赤水留下了许多许多古镇、古街、古盐道、古码头、古石刻、古驿站、古牌坊。丰富的历史文化成为赤水人后续发展的强大支撑。红军“四渡赤水”的奇迹在这里开启,和红色的丹霞与赤水河一起,为赤水人的红色基因做了加成。

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,孕育了赤水人热爱自然、善待自然的生活习惯、也养成了她们乐观开朗、知足常乐的生活心态。



image.png

▲丙安古镇

image.png

▲大同古镇





传承之美

赤水多竹,在中国竹子之乡赤水,竹编、竹雕、竹海、独竹漂,成为赤水竹文化的重要品牌,赤水竹编工艺历史久远,最早可追溯两宋和明清时期,它从生活实用器而渐渐变为工艺艺术,是篾匠对生活与美好的重塑与表达。


赤水晒醋始于明朝万历年间,在1915年荣获“巴拿马金奖”,古法制醋技艺更是伟大的传承,采用固体发酵繁殖产生天然醋酸菌,醋醅和成品醋都需经过长时间的日光曝晒,故称晒醋。



image.png

▲赤水竹编

image.png

▲赤水晒醋






舌尖之美

既是”吃“那必然少不了吃。赤水饮食文化,属巴蜀文化和黔北文化的融合范畴。赤水地处中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,夏季炎热,冬季温凉,四季分明,兼有山、林、水草之利,为烹饪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。


赤水酿造业独具特色,晒醋等众多的调味名品,辅佐赤水菜,技压群芳,有“以味见长”、“花色纷繁”、“百菜百味”之誉。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,赤水饮食创造了特色鲜明的赤水地域烹饪文化,即赤水饮食文化。

古今赤水饮食文化,以禽蛋、鱼类、猪肉、豆花儿、竹笋、时鲜蔬菜等为主体。


image.png



赤水是一座低调但处处让人惊艳的小城

当你走入其中,

就会慢慢遇见明媚温柔的市井百味!




旅游热线电话:0851-22863700   旅游投诉电话:0851-22861329

主体备案号:黔ICP备2023000888号-8     贵公网安备 52038102381048号

© 2017-2024:贵州金遵景区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:燚想天开科技

友情链接:赤水市人民政府网


旅游区介绍
旅游区导览
旅游区动态
旅游攻略
在线预订
票务信息
公司简介